满俗研究
  • 您现在坐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满俗研究 >>
  • 满韵遗风——吉林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六)

    作者: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浏览次数:10307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民俗——伊通满族萨满文化遗存(四平·省级)

    伊通是满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厚的萨满文化底蕴。俗称“萨满窝”的牧情谷所在地,至今仍然保留着较完整的萨满器物、神谕、活态萨满祭祀仪式,特别是萨满神话传说异常丰富。其中关姓、那姓、富姓、罗姓、杜姓都有萨满及萨满神话的传承人,那氏萨满用过的神器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萨满神器。民间流传最广泛的萨满神话有伊克唐阿将军的传说、神鹰山的传说、背灯祭等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通过世代传承珍藏在萨满记忆和一些重要的神谕及萨满遗稿中。主要有创世纪神话与传说、萨满生活形态的传说、多种民间祭祀和神具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反映了满族先民的精神世界,是人类原始精神文明的起源。

    民俗——郭氏宗谱(四平·市级)

    郭氏宗族于顺治九年由浙江杭州府来东北镇守边台,先入吉林鸟枪营正蓝旗,后到二十家子定居。曾前后历经了八代人劳作,修缮四次。从1852壬子咸丰二年形成谱图开始,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凝聚了众多族人的心血和智慧,展示了中华族谱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更体现了本谱的传承特点。

    民俗——满族玛虎戏(四平·市级)

    满族玛虎戏是古代东北民间一种表现神界、人界、鬼界相互关系的演出形式。它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戴着面具演出神、人、鬼的行为故事。面具决定着演出角色之间的区别与变换,其色调和造型各有不同,能够让人直观地看到人物的性格,同时也增加神秘性、威摄感或亲切感,是人类戏剧舞台上的一种独特演出方式。《爱辉十里长江俗记》记述:玛虎之爱耍者,并非只在清宫里,满族民间旺族和大部落早在金代就有玛虎戏。

    民间文学——叶赫河畔满族情(四平·市级)

    叶赫满族镇是满族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清太宗皇太极生母的出生地和清末慈禧太后的祖籍地,素有“两代皇后的故乡”闻名中外。以此为背景的《叶赫河畔满族情》一书荟萃了满族神话、聊斋故事、地名传说、爱情故事、历史故事、民间趣闻等多种文学形式,40余章30万字,充分抒发了叶赫人对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无比敬畏,寄予美好希望。

    民间文学——伊通地名传说故事(四平·市级)

    伊通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是金代女真、海西女真故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满族风情。

    《伊通地名》记录了久远的本土历史,又以丰富的文史色彩彰显出这方土地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部厚厚的“地名”文化史。伊通地名,如城子山、赫尔苏、雅哈城、板石庙、望儿楼山、景家台、伊巴丹……,反映了伊通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野猪沟、黑瞎背、老虎沟、亮子、大榆树、茨芽顶子……,折射了伊通丰饶的物产,也反映了伊通先民农耕和渔猎的发展过程。

    民间舞蹈——叶赫满族花棍舞(四平·市级)

    满族花棍舞即满族花棍秧歌,由满族古代狩猎和战争中的动作演化而成,至今已流传百年。随着时代的前进,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提高,但最原始的花棍舞姿仍被完整保留下来,成为最原始、最独特的一种秧歌形式。

    满族花棍秧歌的上妆为男扮女妆的旦角,下妆为男子装扮的丑角。表演时,男丑手持虎口粗细花棍,俗称驱驾鞭或七节鞭。棍长1.2米左右,左右两端凿古铜钱大小方孔,上四孔下三孔,用铁钉穿透并嵌入铜钱各三枚。当舞动花棍时,铜钱撞击哗啦作响,再加上踢、打、磕、拍、别、拐、甩等舞姿技巧,还有四面斗、八面风、里进外挎、扫腰抖肩等组合形式,使得舞动花棍的青年男子在奇丽的民族着妆下显得英俊潇洒,勇猛而彪悍。

    传统技艺——伯都讷满族扎彩技艺(松原·省级)

    满族萨满是人与神沟通和交流的使者。除在原始祭祀活动中为主祭外,也用些巫术给人看病,其中就有用糙纸或皮子剪成模仿某种动物、植物的单片子图像,这种制作祭祀物的过程就是满族民间扎彩技艺的雏形。后来这种扎制彩绘表现形式在族群生活中不断发展,逐渐并更多的融入到民间的民俗时令、喜庆、娱乐、祭祀等活动之中。伯都讷满族扎彩技艺是以竹、木、铁丝等材料为骨架,以丝绸、皮子、纸等材料为面,通过扎结、扣榫、糊裱等进行制作,所扎制的物品主要包括龙灯、花船、花灯、杂灯、风筝、玩具、祭品等。是北方劳动人民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仍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历史神韵。

    传统戏剧——满族新城戏(松原·省级)

    满族新城戏是我国境内唯一的一个满族剧种,因清代曾在扶余设新城府治而取名。是以满族民间说唱艺术——八角鼓(也称扶余八角鼓)音乐为基调。以其说唱表演为基础,吸收了满族民间音乐、萨满乐舞、汉军旗太平鼓音乐和清宫乐舞而逐渐形成的民间艺术。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膜鸣乐器,多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后来人们便把用八角鼓伴奏的曲艺形式称为“八角鼓”。八角鼓音乐产生距今已有300年历史,到1959年形成板腔体,从表演形式上分出行当,出现了戏曲格局,初期被称为“八角鼓戏”,后正式将“扶余八角鼓戏”命名为“新城戏”。其主要是根据“八角鼓”传人程殿选所传承下来的《四句板》、《推船》、《寄生草》、《罗江怨》、《太平年》等二十七个曲牌为主。

    民间舞蹈——满族秧歌(松原 辽源·市级)

    松原满族秧歌是以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在着装、扭舞形式和演唱内容上都与汉族秧歌不同。一般可分为“地秧歌”“寸子秧歌”“高跷秧歌”等。在这几种秧歌中,最常见的是“地秧歌”和“高跷秧歌”。数十或数百人不等。领队的叫“煞公”,满族官员打扮,身穿红战袍,外套黄马褂,头戴红缨帽,斜挎腰刀,他是大秧歌队中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其余人身着“旗标”,以区分八旗的颜色,分扮演女角色的“上装”和扮演男角色的“下装”。上装身穿用鲜艳绸缎被面当裙子,头戴用彩纸扎成的“山花”,左手舞彩带,右手舞彩扇。下装腰缠腰铃,手持两根金钱棍,左右舞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以葫芦阵、龙门阵、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等阵型演出,体现出满族人民粗犷的性。

    传统美术——满族剪纸(辽源 延边·省级)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造型上体现了女真时代的艺术古风。满族民间剪纸,最早出现在辽金时期,关东剪纸在用材上由桦皮、兽皮到使用毛头纸,演变较快,表现内容也丰富多彩,使用场合也由单一的祭祀发展到婚丧、喜庆、祝寿、装饰等场合。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使满族剪纸更加丰富多彩,作品形象生动,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力极强。剪纸艺术流程从设计、熏样,到剪刻、装册等都更加趋于完善、精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洋溢着白山黑水的乡土气息,展现出东北地区满族人的古老和现代的文明,是中国剪纸艺术的典型代表。

    民俗——满族祭祖节(延边·市级)

    珲春满族东海库雅喇部每年农历4月1日都要举办祭祖活动。最初只是库雅喇部自己祭祖,后来其他各部满族人也在这天赶来珲春参加祭祖活动,逐渐的4月1日成为珲春各部满族人的祭祖节日。

    祭拜时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大萨满手拿高香祈告上天和皇太极,保佑子孙后代健康长寿。大萨满将祭祖吉祥水分给前来祭祖的人们享用,满语叫目克。萨满祭天完毕后,各姓氏的满族人开始拜祭自己的祖先牌位。

    每年祭祖节珲春满族都会齐聚“满族祭祖祠堂”共同拜祭皇太极,成为满族人民团结的一次盛会。


    地址: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路47号(王百川居宅旧址)

    网址:www.jlsmzbwg.org.cn

    公众号:jlsmzbwg

     


    上一篇   满韵遗风——吉林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五)  下一篇   谈满族说部中的“号子”   

    Copyright © 2015 www.jlsmzbwg.org.cn All Rights Reseverd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版权所有

    吉ICP备15002934号  地址:吉林市北山公园人民广场  电话:0432—62279123 技术支持:领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