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俗研究
  • 您现在坐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满俗研究 >>
  • 满韵遗风——吉林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一)

    作者: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浏览次数:4079

    吉林市是满族发祥地,满族先民在这白山松水世代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存,目前,吉林市已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间文学、传统游艺及满族民俗文化等共有20余项,为了更好弘扬、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将在本期为您继续展示绚丽多彩的非议内荣,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体味。

    传统体育——满族珍珠球吉林·国家级)

            珍珠球,原名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是满族人历经三百多年传承下来的竞技活动之一。明清之际,松花江中盛产极品珍珠,被称为“东珠”,是清政府在吉林乌拉街设置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朝贡的重要贡品。每年深秋河蚌成熟时,负责从事采珠的打牲丁要深潜到水下15米进行劳作,并且要有半年时间不得回家,为打发寂寞难熬的日子,他们苦中作乐,创造出一种游戏项目——采珍珠。玩法酷似篮球,两队对抗,每队设采珠手、蛤蚌手、得分手共7人。比赛时采珠手躲过对方蛤蚌手和采珠手拦截,将球投入己方得分手抄网中为胜。攻守往复,银球穿梭,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一项源于采东珠劳动的传统游戏项目,是满族先民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

    传统舞蹈——乌拉陈汉军单鼓舞吉林·国家级)

    吉林乌拉陈汉军单鼓舞蹈,是乌拉陈汉军常氏、张氏家族在以祭祖为大宗的家族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又称为“花鼓”或“太平鼓”。表演道具为单鼓,辽代称“臻蓬蓬鼓”,是萨满跳神不可缺少的神具,金建国后承袭,历元、明、清,演变至今。单鼓舞表演技巧丰富,有独特的风韵,引人入胜。舞动时舞步连续变化,或丁字步、蹉步,或回旋步,以脚步带动腰铃,按节奏摆动腰间32个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哗哗”撞击声,同时再配合明快的鼓点,节奏鲜明、舞步飒爽。


    乌拉陈汉军单鼓舞蹈属于原生态舞蹈,舞蹈及其技法是为家族祭祀内容服务的,具有表演艺术特有的观赏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对研究东北满汉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吉林满族松花江祭(吉林·省级)

    松花江满语为“松阿里乌拉”,汉译“天河”,南源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满族先民粟末靺鞨世居松花江(粟末水)两岸。因此,吉林满族自古就有萨满祭祀松花江神的习俗。清康熙、乾隆皇帝东巡吉林不但遥祭长白山神,还要祭拜松花江神,祭江与祭祖对于清王朝同样重要。满族萨满祭拜松花江内容多样,多在松花江江心进行。可分春江祭、夏江祭、秋江祭。从祭祀祈求的事宜目的、船头的朝向不同,可分为顺水祭(喜庆)、逆水祭(祛病、驱邪)。满族松花江祭程序复杂,祭祀时松花江两岸会插上绣有大雁、水獭、虎、豹、鱼、鹰、熊、蜥蜴、蛇或蟒图案的九面黄底色彩旗迎风飘舞,并各有“百面鼓”同时鼓击,震耳欲聋,祭祀场面气氛庄严、隆重神秘,具有浓郁的萨满文化氛围。


    民俗——乌拉陈汉军续谱习俗吉林·省级)

    清朝初年,部分汉人编入清廷编制的汉军八旗,在长期与满族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祭礼习俗,俗称汉军旗香。乌拉陈汉军旗续谱祭礼总体上说是汉族文化与满族萨满文化的融合,既是一种祭奠祖先的仪式,又是一种娱神娱人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氏族为单位,萨满的传承也是在氏族内实现。对于任何一个群体来说,在其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阶段,都要以一种为群体认同的方式来增强内部凝聚力,陈汉军续谱祭祖习俗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以祭奠共同的祖先为纽带,使族体的精神信仰得到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和谐,从而增强族体的凝聚力。


    民俗——乌拉满族瓜尔佳氏家祭吉林·省级)

    吉林乌拉瓜尔佳氏(关)为建州女真,祖居长白山,始祖迈图,曾随后金入关。顺治中期奉旨回乌拉街任佐领,后任打牲乌拉衙门总管,官阶六品。其家族的祭祖习俗深受清廷《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影响,荟萃了多种文学艺术形式。祭词是典型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既是原始神话、诗歌、传说等原始文学传承的重要源泉,又是最早记载氏族历史、氏族地理的乡土史志;形态各异的祭祀神偶、神像、神器、神服及其配饰都是别具特色的造型艺术作品,展现着先民的审美情趣。作为沟通人与神的特殊语言和手段的鼓乐歌舞是祭祖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使许多原始音乐、舞蹈得以传承至今,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的丰富遗存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具有综合的文学艺术价值。


    民俗——乌拉满族鹰猎习俗吉林·省级)

    鹰猎是满族生活中一项古老的习俗,源于满族崇信的萨满文化。鹰猎所用之鹰名为“海东青”,学名白尾海雕。每年秋天人们以网捕之,训养一冬后次年春天再将其放回自然。乌拉满族鹰猎习俗分为捕鹰,训鹰,放鹰三个步骤。捕鹰一般在秋季,捕鹰前要祭拜鹰神,捕到鹰后先拜谢鹰神格格恩赐;训鹰就是把鹰的野性去掉,即猎户和鹰相伴几天几夜不睡。其次训练它接近主人,让它能习惯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这一过程叫“过拳”。接下来是“跑绳”,即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习惯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鹰前,为了增强鹰的进攻欲望要对其减肥,使鹰的体重保持在一斤九两左右,能够达到放飞的标准。放鹰时,鹰和主人站在山头最高处,一旦发现猎物,鹰便以异常迅猛的速度直扑过去抓获猎物。到了春天,要将鹰放归自然,让它繁殖后代。吉林乌拉满族放鹰习俗传承了北方民族在久远的生存历程中的经验与智慧。


    传统技艺——乌拉满族凤吉园贾家锅子吉林·省级)

    凤吉园贾家锅子是吉林市乌拉街镇的一个老字号。开张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至今传承五代,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早在打牲乌拉时期,凤吉园贾家锅子就以吉林乌拉当地的土特产——乌拉贡品为主要原料,辅以海味形成贾家锅子的独特风味。特制的锅底“凤吉园汤”,佐以各类药材、地方特产,集山珍海味于一锅,有独特地方风味。特制调料加之满族风情摆案,形成了乌拉满族凤吉园贾家锅子的独特风味。凡来吉林城的游客与商人,都会光顾此店一饱口福。


    传统技艺——满族萨满骨质神偶制作技艺吉林·省级)

    满族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皆有神灵,神偶是众多神灵形态的物化。满族神偶除布制、木制、铜制以外,更多的是用兽骨制作的。骨制神偶小者两三厘米,大者不超过六厘米,多为薄片形,少有圆柱形,上端多有一孔,或在神偶中轴线上下穿一通孔,穿上丝线便于萨满在衣物上悬挂,后期常给儿童系于脖颈和腰间,用以辟邪。造型源于自然神、祖先神、动物神、魔鬼神、昆虫植物神、动物实骨神、文字图案神、抽象神等等。其图案有人面太阳、刺猬、蝴蝶、树叶、羽毛、白胡子老头儿、山神爷、符号、文字等。骨质神偶制作是满族萨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一项古老而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满族旗袍传统工艺吉林·省级)

    满族旗袍,最初并非是满族妇女的专宠,而是满族男女老少共着的衣服。满人又称“旗人”,旗人所着之袍,故称“旗袍”(满语称为“衣介”)。

    清初,满族贵妇的礼服袍常以团龙团蟒为饰,还要加马蹄袖和繁复的装饰及配件。便服袍有可单穿的衬衣和罩在外面的氅衣两种。衬衣圆领右襟,掩襟直身平袖,有五个纽,衣长掩足,袖分有袖和无袖两种,面料以绒绣、织花、平金绣为多,周身加以边饰。氅衣多在正式场合穿用。袍褂一般没有领子,贵族女子常围着一条围巾。早期的袍身宽大平直,后来逐渐变窄,清末时旗袍的腋下收缩已不明显,轮廓基本上呈平直状,领、袖和衣襟都镶有宽阔的花边。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受西方女装影响,旗袍剪裁开始衬托女性的曲线美,腰身收紧、长度缩短、更显得合体、秀丽和美观,这成为旗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30年代,旗袍盛行由高领变低领再到无领,继而又复高掩双腮。袖子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及露肘。40年代,旗袍又去掉了袖子,缩短长度和降低领高,并省去了繁琐的装饰,使旗袍更加轻便适体。80年代以后,旗袍再度盛行,成为中国女性出席重要社交场合的隆重礼服,其独特的剪裁衬托出东方女性的柔美和端庄,被各民族妇女所喜爱,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

    满族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演变,融汇了多种文化成分,它不仅是满族及其先祖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代表。

    传统技艺——太盛园白肉血肠吉林·省级)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最喜爱的重要菜肴之一,满族人的祖先很早就将其列为重要的食品,连祭祖、续家谱时都有白肉血肠这道菜。康熙十年(1672年)有一位满族人在吉林城西小白山和古船厂附近,开了一家小饭店,专门经营满族喜食的“烀白肉”“清血肠”即白肉血肠,生意十分红火。自那时起,脆嫩的清血肠和薄如纸帛的白肉片的烹饪技术就在吉林市流传下来。光绪末年,满族人白树令继承了此技艺,开始经营白肉血肠,取店名叫“太顺园”,后改名“太盛园”,俗称“老白肉馆”。此后白肉血肠的传人葛青山主理太盛园,将店名改为“太盛园老白肉馆”。太盛园老白肉馆的血肠分清血肠和混血肠两种,制作要经过选料、兑血、灌肠、煮肠、片肠五道工序。白肉呈乳白色,薄如白纸,肥而不腻,也要经过选肉、烤肉、煮肉、片肉四道工序。吃的时候再加韭菜花、辣椒油、蒜泥、腐乳、虾油、芥末油等佐料,更别具风味。


    传统技艺——乌拉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吉林·省级)

    吉林乌拉历史悠久,随着历史时空的变迁,乌拉满族民居建筑形式也由渔猎时期的穴居、明初半穴居,走向地面的马架式、梁架式土草房式样,清初逐渐成熟,形成了今人所见土木结合的满族民居建筑特色。乌拉满族民居根据用料和结构分为土草房砖门脸的海青单独房、三合院土草房、单独的瓦房、砖瓦结构的四合院。正房多是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屋内有南北大炕及万字炕,冬季靠地炕取暖,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居住。梁架结构全部以榫卯为主,负荷均匀自然,受力系统与墙体没有关系。房基础在明清时采用三合土回填夯实法、老牛踩实法,有条件的用石头或砖做基础,要高出地面50-60公分,以防止水汽上爬,所用土、木、高粱杆、乌拉草、谷草、石灰等主要材料都可就地取材。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其艺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造型朴素大方,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传统游戏——满族歘嘎拉哈吉林·省级)

    满族歘嘎拉哈游戏源于女真时代。游牧的女真民族多饲养猪牛羊,久而久之,便以猪羊骨为材料,创编了一种游戏——歘嘎拉哈。至今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


    嘎拉哈满语称作“ga cu ha”,多为猪、羊等腿胫骨,成六面形,其上下左右四面分别称为“坑儿”“背儿”“轮儿”“珍儿”。玩法有两种,一为抓,玩者多为年轻妇女或女孩,将嘎拉哈撒于炕上,手执鸡毛毽或内装石子谷粒的小布口袋,上抛,按规则抓起若干嘎拉哈,再将毽子或口袋接住,以抓接迅速准确为胜。二为弹,多为全家人或小伙伴们共同玩耍。冬闲时节将嘎拉哈撒于炕上,分伙弹,每伙若干人分头上场,弹中对方嘎拉哈可归为己有,直到将对方嘎拉哈弹完为止。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玩法,均被人们所喜爱。

    地址: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路47号

    官网:www.jlsmzbwg.org.cn

    公众号:jlsmzbwg

    下期活动预告:

    吉林满族过大年系列活动(四)“二月二”是满族人过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本次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这天的活动与前三场不同的是我们特别邀请到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黄氏剪纸的传人李侠现场教游客剪纸、石氏家族萨满为大家祈福赐福肉,并依旧能体验互动满族礼仪、满族乐器、满族手撕纸,观看满族说部,玩嘎拉哈和抽冰侯等等满族民俗项目。欢迎市民前来继续参观体验。

    活动时间:2016年3月10日  9:00—11:30

     

    上一篇   满族人二月二吃猪头的习俗  下一篇   满族二月二领龙习俗  

    Copyright © 2015 www.jlsmzbwg.org.cn All Rights Reseverd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版权所有

    吉ICP备15002934号  地址:吉林市北山公园人民广场  电话:0432—62279123 技术支持:领域科技